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新闻动态 Dynamic news
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中心 > 详细信息

我的文化我唱主角
来源:再芬黄梅网   发布时间:2012-03-14   被阅读1423次

昨天下午,在全国人大“促进基层文化发展”发布会上,黄梅戏“女驸马”、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中的“韩英”以及乡村电影放映员用乡音乡情为两会带来一股淳朴的清风。没有空话套话,她们“本色”的表达,为基层的老百姓发出声音。
 
其中,“韩英”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不能被西化,而韩再芬呼吁黄梅戏步入时尚行列,吸引年轻人。正所谓“我的文化,我唱主角”。
 
    “韩英”呼吁

    传统精髓抵抗韩流
 
    韩式针灸、韩式美容,连衣服都是韩式的……特别是我们的独生子女,慢慢地就把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淡忘了。     ——刘丹丽
 
    昨天,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第三代“韩英”——刘丹丽被记者第一个提问。但问题似乎有些令人尴尬。“您在现代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中扮演的韩英角色广受好评,但是社会上有一种说法,像韩英这样的角色已经很难吸引观众了,尤其是青少年观众,对此您怎么看?”
 
“我觉得红色经典,比如韩英、江姐这样的英雄人物,她有市场,而且艺术价值也是很高的,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。”刘丹丽用自己在基层演出的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
 
有一次,他们在小学演出时,幕一打开,赤卫队员拿着梭镖、绑腿,学生们笑场了,觉得好玩,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。但是一幕一幕地演出后,他们被感动了,特别是韩英和母亲生离死别的一段,孩子们都哭了。在作文中,孩子们写道:“如果在现实中,我们也会很爱这个阿姨的。”
 
 刘丹丽忧心地说,现在的孩子被西方的东西影响。“《大长今》里,所有我们的中医、中药都成了韩国的了,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,韩式针灸、韩式美容,连衣服都是韩式的……慢慢地就把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淡忘了。”刘丹丽说,作为基层的文艺工作者,他们的使命就是要把民族的东西通过艺术形式讲述给孩子们听。
 
 
    “女驸马”呼吁

    黄梅戏入时尚行列

    戏曲早在梅兰芳先生那个年代,就是时尚戏曲。    ——韩再芬
 
    人大代表韩再芬因黄梅戏中的“女驸马”而家喻户晓。
 
   她从10岁开始唱黄梅戏, 30多年一直坚守黄梅戏,而且是坚守在安徽省安庆市——黄梅戏的发祥地。韩再芬说,因为那是一个有戏的城市,在那里,有唱着歌过日子的市民。
 
 素以嗓音清丽悦耳著称,韩再芬在现场的问答中娓娓道来。在谈及如何让黄梅戏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时,“女驸马”说在黄梅戏发展的过程当中,他们做了很多的尝试。比如以黄梅戏的形式关注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,如何选择人生的话题。以此,走进他们的思想,走进他们的心灵。
 
“戏曲早在梅兰芳先生那个年代,就是时尚戏曲。”韩再芬说,今天的时代发展确实步伐太快了,舞台艺术也应该大踏步往前走,进入到时尚行列,吸引年轻人。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地址

    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2号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0556-5399839

  • 传真号码

    0556-5399839

Copyright © 2001-2020 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 皖ICP备1301938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