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新闻动态 Dynamic news
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中心 > 详细信息

忆往事 说徽州
来源:再芬黄梅网   发布时间:2014-08-24   被阅读2060次

       清朝后期,官场腐败,匪患四起,宁静的徽州深陷战乱。徽州女人舒香在结婚两个月之后,就与外出经商的丈夫分别,独自撑起了一个家,而她悲剧的命运也由此展开。十年后,回家团聚的丈夫在途中“被杀”的消息传来,舒香肝肠寸断,自己却又因“通匪”罪名而四处躲藏,颠沛流离。为了保护舒香,丈夫的结拜兄弟毅然娶了她做填房。多年后,前夫却再次出现,两个善良男人的“让妻”举动令她愤然出走。这就是徽州这片土地上一个女人的《徽州往事》。

在这部主打徽派元素、以一个旧时女子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与爱情离合为主要叙事线索,并间接折射出动乱大时代云影天光的作品中,雅俗共赏的唱词、优美动人的旋律,以及简约雅致的舞台呈现,都将共同讲述着“往事并不如烟”。

剧中女主人公的丈夫是一个外出经商十年没有回过家的商人,相信说到这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词“徽商”。

徽商,即徽州商人,古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,徽商又称 “新安商人”,俗称“徽帮”。徽商萌生于东晋,成长于唐宋,盛于明,徽州,今安徽省黄山市、宣城市、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。徽商是中国十大上邦之一,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/7,亦儒亦商,辛勤力耕。

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—儒商,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。徽商往往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,兴办社会公益事业、慈善事业。同时,荣归故里,大兴土木。

相信大家对于上面品牌都非常熟悉,但是你们知道它们全都是地道的徽商老字号吗?关于王致和还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传说:清康熙八年(公元1669年)安徽太平县仙源人王致和以举人身份进京赶考,屡试不中,为谋生路,在京城做起豆腐生意。一次,豆腐没卖完,时至盛夏,他便切成小块,配上花椒等佐料腌上。到秋后打开缸盖,豆腐变成豆青色,臭气扑鼻,一尝却别有风味,送邻居尝后无不称奇,一时名扬京城。后传入宫中,备受慈禧赞赏,御赐名“青方”,成为清宫御膳。

有多少外出打拼的徽商,家里便有多少个像舒香一样苦等丈夫的徽州女人,《徽州往事》里的女主人公正是痴盼了十年,等来的却是丈夫的死讯。

 

徽商们大多在外打拼,富足之后便回乡修盖祠堂、大兴土木,便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徽派建筑。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徽州六县与严州大部以及周边徽语区(如安徽旌德、石台,江西浮梁、德兴等)。

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(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),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,高墙封闭,马头翘角者谓之“武”,方正者谓之“文”,墙线错落有致,黑瓦白墙,色彩典雅大方。在装饰方面,大都采用砖、木、石雕工艺,如砖雕的门罩,石雕的漏窗,木雕的窗棂、楹柱等,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。

试想一下,在那墙黛瓦、古朴清新的徽派古屋,青葱翠绿、层层叠叠的竹海,一幅幅旧时徽州的风情画就在舞台上层层展开,而身着一身典雅清末民初服饰的韩再芬,就在一片悠扬悲怨的音乐声中出场。

田间有村,村后有山,山上古树浓荫,村前有水,水倚田园,有着粉墙黛瓦的朴素……看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对于徽州心生向往了?此次,由“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”出品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、著名导演王延松执导的新编黄梅戏《徽州往事》作为又一部展示旧时代徽州风情的新编剧目,与韩再芬之前两部《徽州女人》、《美人蕉》并列,正好完整凑成“徽州三部曲”。8.26-8.31来国家大剧院,跟着黄梅戏名角回忆一个徽州女人的悲喜人生,听她诉说《徽州往事》。

(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)

---------------

2014戏曲精品展演: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《徽州往事》

演出时间:8.268.31

演出地点:国家大剧院•戏剧场

 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地址

    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2号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0556-5399839

  • 传真号码

    0556-5399839

Copyright © 2001-2020 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 皖ICP备1301938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