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新闻动态 Dynamic news
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中心 > 详细信息

韩再芬:化繁为简是一种功力
来源:安徽商报   发布时间:2014-11-25   被阅读2010次

 再芬黄梅别样红(一)

 

为什么不去北京?

  在安庆菱湖这个秋天的下午,我问了韩再芬这样一个问题,她笑道:“呆在这儿多好啊,安庆这地方是我老家,这里的人,天性恬然自在乐观。

  这句话,从这位16岁成名,一路鲜花掌声赞誉无数的美丽女人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,反差格外大。

  她做的反差大的事其实可不止这一件,比如,即便是一位黄梅戏领军人物,对黄梅戏热爱到了骨子里,谈及当年,她依然说:“我那时并不太喜欢这个职业。 ”比如,2006年,舞台生涯如日中天时,她在质疑的目光中接手安庆黄梅戏剧院,大刀阔斧的改革,仅仅是因为:“我只是喜欢做事,做成了之后觉得也就那样了,当时觉得管理是一个对我很陌生的领域,就想着:既然老天爷给了你这个任务,那去做一下试试看。

  一做就是9年。9年前,她拿着演员们的工资单忍不住落泪:每人每月只有500多元,她要负责这80多人的生计并为他们寻找出路。9年后的今天,她将率领着再芬黄梅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蓄势待发的一群青年演员,在合肥首秀四场大戏。

  从剧院改制到走向市场,从剧目创新到新人培养,从多元发展到公益事业,如今再芬黄梅这个品牌的形成,看起来一气呵成,如果用世俗的标准,她无疑是成功的。

  一个细节是,再芬黄梅所到之处,你会感到两个字:舒服。黄梅戏艺术中心从排练场到办公区,到处整洁如新;再芬黄梅公馆一走进去,一扫小剧场那种乱哄哄之感,人瞬间高大上起来,连陈列其中的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,每一个小戏的谢幕,从主演到配角都要上场,哪怕当晚的观众只有一个人;资料室常年保持恒温,保管了再芬黄梅所有演出道具图片资料,有一些史料,甚至可以当做黄梅戏戏曲研究借鉴;就连排练场地之外小食堂做出来的饭菜,都妥妥帖帖暖心可口。处处留有严格并人性化管理的印记。

 

  另一个细节,同样也是舒服。晚上去吃江边鱼馆子,老板娘听闻她来,亲自下楼迎接,两人亲近家常地打着招呼,就如同韩再芬常在菱湖边散步,遇到戏迷,叫她唱上一段,她就现场唱上一段。

  从简入奢易,从奢回简难,当一个人习惯了舞台上的风景与名利的诱惑,却还甘愿放弃而坚守寂寞,需要的,不仅仅是心态,必须还有发自肺腑的热爱,心怀他人的格局,坚持到底的定力,以及放眼未来的眼光。

  很多人不理解韩再芬,人美戏好,大把机会和钱途,何必这么苦自己,她笑着用“神经病”形容自己,还说自己还感染了周围同样一批优秀的 “神经病”,“赚再多钱不也是一张床三顿饭,我跟小演员说,买再多LV包还不是天天只能拿一个,唱戏不富,但却是一种体面的生活,在精神层面,这有意义。

  怀着最单纯的目的去做一件事,往往命运回报你的,反而是意想不到的结果。人们总爱用华丽的辞藻去总结一个人的成功,去寻找背后的动因,但其实,也许这个人最初的念想,很简单。

  就像韩再芬,就是为了简单两个字:做事。还有更简单的,她真的很爱黄梅戏。光阴荏苒,不改初心,她亲力亲为,让这个年轻剧种有更多人去学习,让更多人知道并更喜爱。这种爱,让她分分钟可以放弃小我。

  于是,她安静地呆在安庆,安静地扶持新人,安静地管理剧院,安静地一路巡演。化繁为简,静水深流,却在不知不觉中,已硕果累累,别有晴天。

 

  葛怡然/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地址

    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2号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0556-5399839

  • 传真号码

    0556-5399839

Copyright © 2001-2020 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 皖ICP备13019386号-1